科学研究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科研动态 > 正文

大家名师·论著选介|左治生:《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》

发布日期:2024-10-22    作者:初审/彭可丽 复审/张楠 终审/李建军 责编/刘余         点击:

  大家名师论著选介·西财财政学科

第3期

论著介绍


《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》是左治生教授在改革开放以后,主要致力于财政史学研究期间所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。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近代财政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,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重大财政事件。书中详细分析了清末、民国等时期的财政制度、财政收支、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改革等方面的内容,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财政史知识。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,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历史人物与事件,揭示了财政发展的历史轨迹。同时,它也为中国近代财政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参考。论著中提到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
 一、财政史的分期与特点

左治生在《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》一书中对中国近代财政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期,并阐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。例如,在清代后期,财政收入和支出都发生了显著变化,财政管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。同时,书中还对太平天国的财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,揭示了其财政制度的独特性和历史背景。

二、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

左治生在书中强调了财政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。他认为,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,通过合理的财政制度可以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。同时,他也指出了中国近代财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如财政收支不平衡、财政管理混乱等,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的效果和效率。

三、财政改革与历史经验

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近代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。左治生认为,财政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,通过改革可以优化财政制度、提高财政效率、促进经济发展。同时,他也总结了近代财政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,为后来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。

四、财政史研究的方法与原则

左治生在书中展示了他关于财政史研究的方法和原则。他强调,财政史研究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,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注重史料的搜集和整理,明辨真伪,力求还原历史真相。左治生在研究中坚持“四个结合、四个为主”的史料搜集原则,即文书资料与采访资料结合、官方文件与图书资料结合、政治性资料与财政性资料结合、全国性资料与地方性资料结合,并以相应的资料为主。这种史料搜集方法确保了研究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。

五、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关系

左治生在书中探讨了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关系。他认为,财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,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。同时,他也指出了财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,如调节收入分配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。


人物简介

左治生,1905年8月生于四川三台县,是著名的财政史学家,曾任中国财政史研究会副会长、四川省税务学会副会长、《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》编委会副主任等职。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,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。解放后,任四川财经学院(今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)教授,并任成都市政协委员、人大代表、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、民革成都市委会顾问等职。

左治生教授自幼勤奋好学,成绩优异。早年留学日本,193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经济系。回国后,先后在北京中国大学、国立四川大学和成都尚志学院任教。新中国成立后,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。先后担任成华大学教授(同时兼任四川大学、成都会计专科学校教授)、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及其前身四川财经学院教授。改革开放以来,左治生教授主要致力于财政史学研究。


友情链接: 西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书记信箱 诚聘英才 English

学院地址: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柳台大道555号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 格致楼8楼    邮编:611130     电话:028-87092239 、87092481